北方法学

NORTHERN LEGAL SCIENCE


理论法前沿

  • 审思中国法学:从知识生产到知识生产者

    李琦;

    中国法学的自我检视并不及于对法学知识生产者自身的审思与批判,这使中国法学缺乏自洽性。法学知识生产者自我批判的必要性,取决于知识分子工作中所包含的"针对知识"这一层面。知识分子由此呈现出反观性、超越性、自我放逐和非交换性。中国法学知识生产者一方面未充分呈现反观性这一知识分子的积极要件,另一方面则充分呈现了文化资本的可交换性,由此而表现为"单向度"的存在。

    2010年05期 v.4;No.23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科学主义”对大陆法系影响的考察与反思

    魏建国;

    中国当下法学界对法律知识属性及法学学科定位的探讨,正推动着新时期中国法律与法学的智识转型。而在此进程中,也开放和引发出了对"科学主义"问题的反思。由于"科学主义"渊源于大陆法系的知识脉络与谱系,再加上近代中国法治建设深受大陆法系的影响,因而,对于"科学主义"在欧陆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对大陆法系的影响进行考察和反思,便具有了深刻的意义。"科学主义"在近代欧陆国家的产生缘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兴盛和欧陆各国公共领域的缺乏,而"科学主义"一经形成便对近代大陆法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引发了诸多问题。实践表明,只有文化论法律观的引入和确立,才能从根本上超越和克服"科学主义"对法律及法学发展的不良影响。

    2010年05期 v.4;No.23 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单一制中国的财政联邦制——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视角

    王世涛;

    单一制与联邦制只不过是国家纵向权力配置模式的类型化。任何国家都存在集权或分权两种力的作用,中国便是一个带有联邦制因素的单一制国家。中国财政联邦制的发展与单一制国家结构框架内的体制多有抵牾,但中国财政联邦制的变革并不意味着宪政联邦制的确立。

    2010年05期 v.4;No.23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法国宪法基本权利的概念与借鉴

    王建学;

    作为法国宪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基本权利概念的出现以宪法委员会之基本权利保障职能的活性化为基础,借鉴了外国法的表述,通过宪法裁判获得承认,并于2008年修宪确认于宪法典正文中。基本权利概念出现的原因在于,传统的公共自由只能防御行政权的侵害,而不具有对抗法律的效果,因此,需要反思传统的法律至上主义人权观、实现基本权利及其宪法规范的至上性。相应地,基本权利的论证路径也经历了从主观主义到客观主义的演变。外国法与比较法在我国基本权利研究中应用不足,法国的基本权利概念对我国学术界辨析基本权利与宪法权利的名称、基本权利的论证路径均有借鉴意义。

    2010年05期 v.4;No.23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部门法专论

  • 论代理制度的独立性——从一种法技术运用的角度

    尹田;

    德国民法所创设的独立的代理制度所采用的抽象技术方法与物权行为理论同出一辙,代理权授予行为的独立性为提取意定代理和法定代理的共同规则并形成独立的代理制度创造了条件,而授权行为的无因性则使其独立性具有了保护交易安全的实质意义。我国民法承认了授权行为的独立性,应进一步承认其无因性。

    2010年05期 v.4;No.2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过失责任与严格责任的整合解释——一个信息费用的视角

    张伟强;

    过失本质上是一个具有经济学内涵的定义。过失责任与严格责任均致力于实现事故预防费用、事故损失与制度运作的行政成本之和的最小化。信息费用决定着它们达成目标的能力和运作成本。过失标准客观化的原因在于节省信息费用。过失责任受制于确定过失的信息费用,严格责任受制于评估预测事故损失的信息费用。经济学的逻辑而非道德理论为这两种归责制度及其变迁提供了一个融贯简约而又富有说服力的解释。

    2010年05期 v.4;No.23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外来物种入侵的民事责任承担——一种基于“外部性”视角的分析

    童光法;

    为了避免负外部性,针对有意引种,应当设计许可证、清单、环境风险影响评估制度及相应的数据库;针对无意引种,就运输、旅游等活动或行业应设立外来物种入侵强制责任保险。为了矫正负外部性,针对有意引种入侵,由引种人承担无过错责任,其责任构成包括引种行为、他人合法权益或环境生态的损害及其之间的因果关系;考虑到有意引种人无法承担巨额的损害赔偿,建议设立相应的外来物种入侵责任保险和责任承担限额制度。不主张让无意引种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无意引种和自然原因引起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形,主张设立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基金。涉及生态环境的损害,主张由当地的环境保护主管机构代表行使相应的救济权利。

    2010年05期 v.4;No.23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美国侵权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解读

    崔世君;

    纯粹经济损失问题是美国侵权法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它的解决主要依据一般过失侵权规则和经济损失规则两种方法。作为占主导地位的规则,经济损失规则源于法院对缺陷产品引起纯粹经济损失案件的判决,现在已经广泛适用于一般过失侵权领域。经济损失规则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维持侵权法与合同法的界限、合同优先理论、"诉讼洪闸"理论和社会成本理论。经济损失规则在服务合同、过失误述等特殊情况下的适用例外,在不同的州得到不同程度的承认。总体而言,美国侵权法在纯粹经济损失问题上达成了尚不稳定的一致,相关的判例及学说仍在不断发展之中。

    2010年05期 v.4;No.23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论违法性要件的独立及其实现

    杨德桥;

    违法性的含义和功能不同于过错,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故自罗马法以来就以不同方式存在于各国民法上。违法性要件的独立设定,可以克服一般条款解释适用上的困难,有利于自由保障和权利救济双重价值的综合平衡,有助于广泛保护各种民事权利和法益,可以为正当化事由及无过错责任提供理论依据。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弹性,判断方法宜采取"行为不法说"。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违法性要件。

    2010年05期 v.4;No.23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论犯罪分层理论的立法走向——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

    徐岱;刘佩;

    犯罪分层是纵向的犯罪分类,一般分为轻罪、重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贯穿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事执法全过程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总括性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犯罪分层理论的立法明确化,并要求在立法时采取以刑罚为基础的形式标准和抽象的思考方式。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实现犯罪分层理论的立法明确化,存在着刑法典罪刑不相应、研究不充分等立法障碍。所以,犯罪分层的立法明确化对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犯罪分层的立法实现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010年05期 v.4;No.23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行政过程中的信息公开问题探讨

    金国坤;

    在行政过程中尚处于讨论、研究、审查中的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没有规定免予公开,在政府信息公开实践中倾向于不予公开。政府行政过程中的信息,按照过程公开的要求,应当依法公开,在公开过程中同时考虑到社会的安定性,应衡量行政效率与公民知情权的关系。

    2010年05期 v.4;No.23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公益法人董事薪酬控制研究

    杨道波;李永军;

    公益法人的本质决定了对其董事薪酬实施控制的必要性。目前各国立法对董事薪酬的调整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所有董事一律不得领取薪酬、可以获得相应报酬以及区分专兼职董事实施不同的薪酬政策。总的来看,董事领取合理报酬是董事薪酬立法的主要方向。合理薪酬的决定主体为公益法人权力机构,对于专职董事和兼职董事给予标准不同的薪酬,董事补偿并不必然受制于董事薪酬。

    2010年05期 v.4;No.23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个人信用信息开放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一个法律经济学的视角

    白云;

    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使个人信用信息开放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问题凸显出来。征信体系克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效率损失,但也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法律作为一项平衡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在个人征信体系的运行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个人征信体系对个人信用信息提出了既要开放、又要保护的制度需求,一个个人信用信息开放与隐私权保护平衡的法律制度体系亟待建立。

    2010年05期 v.4;No.23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7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理性诘问:刑事和解是否是“以钱买刑”

    姜敏;

    刑事和解是西方社会比较重要的一项刑事司法制度,但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展开的刑事和解被许多人批判为"以钱买刑"。"以钱买刑"作为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与刑事和解有本质的区别。给人以"以钱买刑"表象的刑事和解,其实质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其纠正了传统刑事司法的偏颇,实现了刑事司法的实然正义,是人类的一种理性选择。但为了避免刑事和解在实践中出现异化为"以钱买刑"的弊端,必须进行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构建,从而使刑事和解的应有价值得以保证。

    2010年05期 v.4;No.23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0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日本海上能源通道安全法律保障机制

    陈淑芬;

    日本是一个能源主要依靠海外进口的国家,为了确保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日本力图构建完整的海上能源通道安全法律保障机制。以国内能源基本法律、政策和相关反恐怖法案为基础,依托海上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等强有力的执行机构,日本能源安全战略以日美合作为基础,多方开展双边合作。同时,日本还积极致力于建立地区性的能源通道安全保障机制,通过联合地区反海盗机制、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活动来确保日本的能源通道安全。

    2010年05期 v.4;No.23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中外法史研究

  • 对传统无讼立法的考察与反思

    史广全;于逸生;

    无讼显示了中国古代立法的和谐价值取向,其在国家法和家法族规中都有相关的规定。无讼立法有其历史文化基础,发挥了一定的使社会关系和谐的功能。从整体上看,无讼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但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借鉴价值。

    2010年05期 v.4;No.23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俄罗斯法研究

  • 俄罗斯法治进程中公民参与的理论解读

    刘洪岩;

    作为俄罗斯法治国家社会公民性型塑和公民权保障的重要表达形式以及俄罗斯公民与国家之间独特的直接对话方式的公民参与,正逐渐成为俄罗斯社会与国家二元互动关系中的平衡支点。公民参与的权利观在俄罗斯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孕育和培养,并在俄罗斯现代社会公民参与的理论与实践中得以彰显。公民对国家治理的有序参与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法治国家发展的进程和俄罗斯市民社会的发展与独立。公民参与正在成为俄罗斯维护公民权利及利益诉求、纠正公权力偏差、消除和预防违法行为以及预防腐败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在俄罗斯政府、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和谐互动过程中,公民不再是传统选择代议人的投票者以及公共服务与产品的消极消费者,正在逐渐成为自身利益表达、影响公共政策的有生力量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共管理者的合作伙伴。

    2010年05期 v.4;No.23 13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博士生论坛

  • 从危害国家安全罪看俄罗斯的刑事政策

    米铁男;

    俄罗斯联邦刑事政策指导刑事立法,反映国家的犯罪态势和预防犯罪的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刑事立法也被置于国际大背景中。侵害宪法制度基本原则和国家安全的犯罪较为典型地诠释了俄罗斯当前人道主义导向的刑事政策和刑法保护价值观的调整,突出了俄联邦刑事立法上法网严密、刑罚宽缓的特点,符合国际上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的目的。刑事政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其新旧更迭变化和发展也必然符合历史规律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2010年05期 v.4;No.23 146-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荒诞不经与法律真实——论鬼神观念与古代司法中的事实认定

    李文军;

    法律真实渗透着参与主体的主观因素,具有历史性。在中国古代,司法官员会因鬼神观念而影响自己对事实的认定并据此作出判决;同时为了主流价值观的发扬,他们又会利用民众的鬼神观念,让民众接受他们构造出的"事实",从而接受法官的判决。古代中国这种"法律真实"是社会规则作用下的结果,既有符合司法权运作普遍规律的成分,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2010年05期 v.4;No.23 153-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