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法学

NORTHERN LEGAL SCIENCE


理论法前沿

  • 平等是一门科学——就业歧视法律控制的比较研究

    张千帆;

    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反就业歧视的理论和经验,显示了不同国家在就业平等领域的宪法、立法、行政和司法等诸多方面的努力,其经验和教训足以为解决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本文表明,平等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理念,更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运用在就业领域,各国宪法和立法上的平等原则纠正了职场上五花八门、许许多多的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歧视。事实上,各国法院所发展出来的鉴别歧视的方法是大同小异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探测和扫除就业歧视的工具库,帮助我们远离愚昧和偏见,造就一个更为理性、公平和高效的社会。

    2007年04期 No.4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讨论

    齐延平;

    社会的根本问题均可归结为社会基本制度问题,而社会基本制度问题的核心则是正义问题。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必须建立在正义对效率的优先性和自由对利益的优先性原则之上。在罗尔斯看来,正义的优先性是一个关乎人们的尊严与价值以及社会合作的可能性与有效性的条件。

    2007年04期 No.4 1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论柄谷行人“阅读马克思”

    陈根发;

    日本学者柄谷行人与其他国家的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一样,也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了学术营养。他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倾力于研究后现代主义和阅读马克思。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晚年的思想包含有丰富的非暴力的社会民主主义构想——联合。作为联合的社会主义,可以从世界帝国与法的关系中找到启示和方向。

    2007年04期 No.4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宪法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抑或共和主义?

    杨福忠;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宪法强调自由主义,以公民个人自由、权利的保障为核心来型塑各种制度。然而在现代社会,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宪法面临着困境,其需要从共和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中国宪法强调共和主义,需要用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弥补其不足。现代宪法的理论基础应该是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有机结合。

    2007年04期 No.4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部门法专论

  • 论我国商会制度的源起、演变与现状

    肖海军;

    在"工商食官"与国家对工商业实施严格控制的古代中国,商人组织经历了从市坊、商行制度到会馆、公所制度的演变,直至近代,在晚清改制修律的大背景下,才有仿行西制、具现代意义之商会制度的出现。由于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为载体的中国民间商会、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中国国际商会、以全国性行业协会为主体的行业商会这一三足分立、多元多层的商会制度格局。改革和完善我国商会制度,变现行的准行政性商会制度为社会自治性商会制度,将是我国未来几年政治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2007年04期 No.4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 ]
  •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评判与适用——兼评《公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

    王建文;

    为使我国2005年《公司法》及《公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所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得到正确理解与适用,有必要对其作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学理解释。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以下问题需要作深入的理论评判: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其他股东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股东代表诉讼的管辖、诉讼费用担保制度、对原告股东诉讼权利的限制、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后果、股东代表诉讼的案件性质与诉讼费用的缴纳、诉讼费用补偿制度。通过比较研究与学理解释,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解释与法律适用方案。

    2007年04期 No.4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 ]
  • 犯罪与刑事违法性关系论纲

    邵维国;沈志民;

    犯罪可以从形式的犯罪、实质的犯罪、司法评价的犯罪三个侧面来加以阐释。形式的犯罪就是罪刑规范;实质的犯罪是全部具体罪刑规范的共同法律本质。两者都是立法者的意志体现。它们本身都没有刑事违法性,只是刑事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只有司法评价的犯罪,才存在刑事违法性判断。我国本无刑事违法性的理论,应当创建。只有创建了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刑事违法性理论,才能既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又贯彻"无危害即无犯罪"原则。刑事违法性是司法者评价生活行为事实在客观上是否违反法秩序的步骤和标准。它是犯罪成立条件之一。我国应当对《刑法》第13条赋予新的理论内涵以完成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创建。

    2007年04期 No.4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以人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应有结构——科学发展观的刑事司法解读

    谢佑平;江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权保障。科学发展观既是真理观又是方法论。一旦人权保障真正成为刑事诉讼制度与实践的元价值,就必然会以审判为中心,形成控辩平等、控审分离和审判中立的等腰三角形诉讼结构。

    2007年04期 No.4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反垄断法上的公平价值

    叶卫平;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分析方法给反垄断执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其"唯效率论"的主张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在实践中也面临很多挑战。本文通过对实质公平在反托拉斯法价值体系中地位的历史变迁的考察,提出在现代反垄断法中,实质公平可以填补配置效率价值功能的不足,配置效率辅之以实质公平,可以保证在两价值目标的互动与适当张力中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平衡与和谐发展。

    2007年04期 No.4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现行跨国公司之法律管制缺陷评析

    贾琳;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动力,同时也是全球化时代各种矛盾的聚焦点。组成跨国公司的各实体在经济上的一体性与法律上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使得有效管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恰当地进行法律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现行跨国公司法律管制机制的缺陷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寻找克服缺陷的方法,探索新型跨国公司法律管制的模式——全球管制治理机制。

    2007年04期 No.4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中外法史研究

  • 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考察

    孙光妍;

    和谐是人与社会存在及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最高追求。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化中蕴涵着忠孝、诚信、贵和求安、关注生命、化解争端等内容丰富的和谐精神。通过对以"天人合一"、"贵和"、"以德配天"为原点的和谐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发现中国传统法的传承,均以和谐作为价值追求的首要目标。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所追求的乃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法中,和谐价值内涵是通过礼治、德治来体现的。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的基本体现就在于,既肯定冲突与不和的现实存在,又在不和中求和,在维护君主专制政权长治久安的前提下,整合一个个对立的矛盾关系,以天理、国法、人情的融合来定分止争,谨慎用刑,息讼止讼,分配社会资源,稳定社会秩序,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2007年04期 No.4 10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实践论坛

  •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区域性考察及其罚则改革研究(上)

    屈学武;周振杰;

    对云南省若干地区的实证考察表明,在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适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期徒刑适用过多,管制、拘役刑基本空置;缓刑适用比例过低且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司法分流的合法性有待确认等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立法方面的,如立法不明确或缺乏弹性;也有司法或执法方面的,如考察机关负担过重,无力进行有效考察;还有地方因素的干扰,如过分强调刑罚的威慑作用等。为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立法、司法与执法三方面着手。在立法上须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确保未成年人最大利益的原则行事,增加处罚中的弹性规范;增设已在国内外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某些刑罚制度,例如,缓诉制度、缓缴罚金制度、刑事前科报告免除制度、前科消灭制度等;在司法与执法中,应完善相关机制以扩大缓刑等制度的适用范围,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部门合作,消除地区差异。

    2007年04期 No.4 11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当前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对辽宁省沈阳、鞍山和辽阳市阻碍警察执法情况的调研报告

    余凌云;徐伟红;

    本调研报告是在对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及辽阳市公安局白塔分局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形成的。文章反映了三地阻碍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阻碍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发生原因和警察权利屡受侵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2007年04期 No.4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青年学人论坛

  • 侵犯隐私权的构成及类型化研究

    马特;

    隐私权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一项人格权利,在实践中极易遭受侵害。本文讨论了侵犯隐私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分析了其构成要件,并在此基础上,对侵犯隐私权行为进行了类型化归纳和整理,对我国目前隐私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检讨。

    2007年04期 No.4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过错及因果关系推定与证明责任倒置——从事实到价值的思考

    叶名怡;

    过错及因果关系推定是法律在前提事实(某种情境下的损害)获得证明的条件下,绕过了法官对基础事实问题的认定,而对法律事实中的法律问题(过错及因果关系有无)给出的暂时性结论。证明责任本质上是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当事人承担的败诉风险,是对法律事实中事实问题的解决。因此在大陆法系,法定推定必然导致证明责任倒置。英美法系情形不同。过错及因果关系推定具有相同的正当性基础,它们在现行法中的体现尚未得到全面认识。

    2007年04期 No.4 14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名家讲坛

译评文丛

  • 反思“上帝的审判”——评巴特莱特的《中世纪神判》

    徐昕;

    从古代至近代,神判为世界上许多不同地区的民族所使用,主要是在穷尽其他证明方法无法证明案件事实、法官对事实存在与否不能达到确信状态时,作为最后的救济。巴特莱特的《中世纪神判》一书是迄今有关神判的第一部系统的专著,该书描述了神判在欧洲自最早出现于蛮族法典时、经基督教社会、至近代欧美国家捉巫时期一千多年的历史。作者对中世纪欧洲的神判洞察深刻,分析到位,对于神判的起源、传播、运作、功能、规则、类型、终结以及替代性制度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述,尤其讨论了13世纪前后神判的终结及其原因,批判了史学界有关神判运作及衰落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见解。但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三方面作了批评。

    2007年04期 No.4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