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上的默示条款制度研究Research on the Implied Terms in Contract Law
杨圣坤;
摘要(Abstract):
在英美法系国家,默示条款制度是填补合同漏洞的相应制度。根据添加默示条款的依据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事实上的默示条款、法律上的默示条款、习惯上的默示条款。其中,法律上的默示条款又可以分为判例法上的默示条款与成文法上的默示条款。通过考察事实上的默示条款、法律上的默示条款以及习惯上的默示条款,可以看出,主导着法院添加默示条款的实质性思维方式是法律经济学的。沿着法律经济学的进路,传统的规范性默示条款理论不仅被简化了,而且人们的思考也被节省了。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无可否认我国合同法律体系中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默示条款制度,但是欠缺体系化的研究与整饰。
关键词(KeyWords): 合同法;默示条款;法律经济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杨圣坤;
DOI: 10.13893/j.cnki.bffx.2010.02.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杨百揆、刘庸安、丁健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2页。
- [2]傅静坤:《二十世纪契约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 [3]G.H.Treitel,The LawofContract,6th ed.,p.158.
- [4]前引[2],第102页。
- [5]高尔森:《英美合同法纲要》,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 [6]何美欢:《香港合同法》(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 [7]前引[2],第102页。
- [8]前引[3]。
- [9][英]P.S.阿狄亚:《合同法导论》,赵旭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214页。
- [10]前引[1],第46页。
- 11前引[9],第213—215页。
- 12王军:《美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255页。
- 13前引[1]。
- 14Shell UK Ltd v.Lostock Garages Ltd[1976]1WLR11871196.
- 15王盛、陈建光:《英美法中的合同默示条款研究》,载《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 16郑梁:《合同默示条款三论》,载法律图书馆网http://www.law-lib.com/lw/lw-view.asp-no=6858&page=3,发布时间:2008年7月25日。
- 17前引16。
- 18Hutton v.Warren[1836]1M&W466.
- 19前引16。
- 20A.G.盖斯特:《英国合同法与案例》,张文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 21前引20,第133页。
- 22[英]P.S.阿蒂亚:《合同法概论》,程正康等译,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176页。
- 23前引[1]。
- 2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 25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 26前引25。
- 27桑本谦:《法律论证:一个关于司法过程的理论神话》,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 28参见罗了一:《浅析我国合同法的“默示条款制度”》,载《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 29参见马妍妍:《论契约法中的默示条款》,载《长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