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作为侵权及其法律完善On the Tort by Omission and Its Legislative Perfection
赵万一;蒋英燕;
摘要(Abstract):
不作为侵权是与作为侵权相对应的一种侵权形式。与作为侵权相比,不作为侵权不但有其独特的价值目标和理论基础,而且有其特殊的构成要件和责任规制要求。不作为侵权与一般性民事救助义务密切相联,其司法适用除依赖明确的法律刚性规定之外,还受制于公序良俗、习惯、诚实信用原则等软性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未来的侵权责任法立法中,应在广泛借鉴外国先进立法理念和成熟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积极引入这一制度。在立法技术上可采取概括加列举的方式对这一制度的适用进行必要限制。
关键词(KeyWords): 侵权行为;不作为侵权;一般性救助义务;立法完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赵万一;蒋英燕;
DOI: 10.13893/j.cnki.bffx.2010.01.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 [2]杨传兰:《不作为侵权责任承担的法理分析》,载《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 [3]周枏:《罗马法原论》(下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77页。
- [4]张民安:《论不作为过错的侵权责任》,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5期。
- [5]范利平:《不作为侵权中的因果关系》,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 [6]李咏梅:《英美法过失侵权之注意义务———政策因素的决定作用》,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9期。
- [7]屈茂辉:《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载《北方法学》2007年第1期。
- [8]杨垠红:《侵权法发展的新趋向———不履行救助义务之责任》,载《美中法律评论》2005年第7期。
- [9]李亚虹:《美国侵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 [10]ADictionary OfLaw,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137.
- 11前引[7]。
- 12前引[6]。
- 13[日]福田平、大塚仁编:《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李乔、文石、周世铮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 14蔡唱:《不作为侵权行为的要素与定义》,载《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 15前引[1],第375页。
- 16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338页。
- 17See Ames,Lawand Morals,Harv.L.Rev,1908,p.972.
- 18前引[8]。
- 19前引[4]。
- 20前引[7]。
- 21张民安,龚赛红:《法定义务在过错侵权责任中的地位》,载《学术研究》2002年第8期。
- 22W.L.Prosser,LawofTorts,West Publishing,1984,p.324.
- 23Mark Lunney and Ken Oliphant,Tort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87.
- 24前引[4]。
- 25刘锐、孟利民:《过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注意义务寻找合法席位》,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