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权法》登记对抗与登记生效模式并存思考Probe into Coexistence of Registration Antagonism and Registration Effectiveness in Property Law of PRC
李永军;肖思婷;
摘要(Abstract):
作为公示的一种重要方式,登记规则在物权法尤其是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分量。我国在物权变动登记规则的问题上实际上采取了登记对抗模式与登记生效模式并存的做法,但其立法理由经不起推敲。登记对抗模式与登记生效模式共存的问题在本质上是物权变动的意思主义和形式主义共存的问题。而登记对抗模式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与物债二分的五编制民法体系不相协调。未来立法终将并且必须贯彻登记生效模式以与现有物债二分的民法体系相协调。
关键词(KeyWords): 物权法;登记生效模式;登记对抗模式;物权变动模式;物债二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永军;肖思婷;
DOI: 10.13893/j.cnki.bffx.2010.03.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物权法(草案)参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其中汇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物权法》时所参详的立法资料及其对《物权法(草案)》作的说明与汇报。
- ②王利明:《关于物权法草案中确立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载《法学》2005年第8期。
- ③江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
-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精解》,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8页。
- ⑤前引②。
- ⑥前引③,第169—170页;前引④,第228—231页。
- ⑦[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下),申卫星、王洪亮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97—398页。
- ⑧比如2008年发布的《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 ⑨孙宪忠:《论不动产物权登记》,载《论物权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02—420页。
- ⑩前引⑨,第403页。
- 11尹田:《民法思维之展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页。
- 12前引⑦,第12页。
- 13李永军:《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 14前引⑨,第407页。
- 15前引13。